首页 > 旅游 >

卧石实践站:讲好红色村史 搭台育人传承潮州音乐

发布时间:2023-12-17 12:12:42来源:

卧石村举办免费的潮州大锣鼓培训班 受访者供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高焓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今年夏天,潮州市湘桥区桥东街道卧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下简称“卧石实践站”)传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歌声。来自卧石村的抗美援朝老兵丁锦坤向卧石侨英学校的学生们讲述当年的烽火岁月,大家动情地唱了起来。

2019年,卧石村重新修缮了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的赞圃公祠,建成卧石实践站。此后,卧石实践站整合已有的村级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深入挖掘当地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潮乐文化等,积极打造“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擦亮卧石文化品牌,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古村焕发出新活力。

老战士追忆红色往事

北枕笔架山,南傍北溪,卧石村被群山环抱,从这里走出了许多革命志士。在卧石实践站有一座抗日主题小公园,用生动的壁画讲述着卧石村的红色故事。

卧石村党委书记丁鹏歆介绍,1943年,中共地下党员邱河玉来到卧石,并创建了地下抗日联络点,村里的小阳楼(义乐轩)便成为抗日战争时期潮汕地区的地下交通站之一。革命的“火种”被点燃后便生生不息,村里不少年轻人投身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2018年,潮州市委组织部、湘桥区委组织部牵头,结合卧石村的历史背景,在小阳楼旁打造了抗日主题小公园。韩山师范学院的学生绘制了壁画,生动展现卧石抗日革命简史以及卧石村的发展故事。如今,这里成为湘桥区国防教育基地,不仅是村民和附近居民休闲的好去处,也是潮州不少单位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场所。

从卧石村走出的老党员、老战士丁锦坤今年已97岁,曾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多次光荣负伤,也是潮州市直单位唯一健在的、参加过抗美援朝的离休干部。几乎每年,他都会来到小公园为参访学生们讲述当年的烽火岁月。

丁鹏歆也是听着这些红色故事长大的,青壮年的村干部们如今已成为红色故事的讲述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是我们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丁鹏歆告诉记者,作为接过接力棒的青壮年一辈,“我们要不断擦亮‘红色卧石’的文化品牌,让红色记忆代代相传”。

年轻人爱上潮州音乐

承载卧石村记忆的,还有潮乐。2006年,潮州音乐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丁鹏歆介绍,每到寒暑假,卧石实践站都会在仰松公祠举办免费的潮州大锣鼓培训班,由卧石村弦乐组的师傅们教村里的孩子学习鼓、锣、扬琴、椰胡等乐器,至今已培训学生600多名。

12月的一个午后,82岁的丁有锐来到仰松公祠,和丁鹏歆以及村里的几名年轻人,上演了一场微型潮乐音乐会。丁有锐是培训班的一位老师,20多岁时,他就跟着村里的老人学扬琴。如今,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依然把传承潮乐视作自己的责任,“教年轻人学潮乐,一点儿也不累。”丁有锐说。

培训班的教材之一,就是丁有锐手抄的《潮州弦诗》,其中一本收录了他从1992年至2008年四处收集的364首潮州弦诗乐曲,他将工尺谱翻译为简谱,以便年轻人学习。桌面上,还放着近年来卧石村弦乐组抄录的数本乐谱,一个个音符让潮乐的旋律得以跨越时代。

4年前,丁熳钰开始在培训班学习打锣,如今已能够熟练地配合打锣,还会配合老师为新学员示范。“虽然练习过程中也会碰到瓶颈,但还是坚持学习下去,希望把潮州的技艺传承好。”丁熳钰说。

如今,“闲不下来”的丁有锐和老友记不用提前相约,大家凑到一起就即兴拿起乐器练一练。工作日的晚上还有周末,村民乃至周边小区的居民都会来到卧石村唱潮曲、看潮剧。

“卧石实践站已辐射整个片区,不仅是一众票友的聚集地,也成了传承潮州音乐的阵地。”丁鹏歆说,卧石实践站将继续守护好这片阵地,把潮州音乐发扬光大。

(来源: adm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本站用户上传并发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有侵权违规信息请联系删除。